景区负氧离子监测站:智测云联用 “生态数据” 守护山水间的健康呼吸

景区负氧离子监测站:智测云联用 “生态数据” 守护山水间的健康呼吸

发布时间: 2025.08.25

从山岳景区到森林秘境,实时监测让 “天然氧吧” 可感可测


一、负氧离子:景区的 “生态名片” 与监测刚需


负氧离子被誉为 “空气维生素”,浓度高低是衡量景区生态质量的核心指标 —— 山岳景区的瀑布飞流、森林秘境的植被蒸腾,都会催生高浓度负氧离子,成为吸引游客的 “天然卖点”。但国内景区长期面临监测难题:传统人工采样周期长(每周 1 次)、数据滞后,无法实时反映游客密集区、气候变化下的负氧离子波动;部分景区依赖单一参数监测,忽略温湿度、PM2.5、噪声等关联因素,难以精准解读 “生态舒适度”。

 

随着《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》明确要求 “重点景区需公开生态环境监测数据”,游客对 “呼吸健康” 的关注度提升,景区负氧离子监测已从 “加分项” 变为 “必备项”。


二、智测云联景区监测方案:构建 “空 - 地 - 云” 生态感知网络


借鉴地下空间监测的 “立体防御” 逻辑,智测云联针对国内景区复杂环境(高湿、多雾、地形落差大)打造专属方案,实现 “数据实时采、状态可视化、风险早预警”。

维度

传统监测方案

智测云联升级方案

感知层

单一负氧离子传感器,精度低

“生态全参数” 感知:
- ZC-AIR5000 负氧离子传感器(量程 0-50000 个 /cm³,精度 ±5%,抗水雾干扰);
- ZC-ENV8000 环境联用模块(同步监测温湿度、PM2.5、噪声、光照,解析环境对负氧离子的影响);
- 可选配无人机巡检融合(宏观捕捉景区微气候分布)。

采集层

有线传输,依赖电网,山区易断联

ZC-CR7000 景区专用采集终端:
- 太阳能 + 锂电池双供电(续航超 12 个月,适配无电网的深山区域);
- LoRa+4G + 北斗多模传输(峡谷信号弱区通过 LoRa 中继,数据传输成功率≥99%);
- 边缘计算功能(本地实时分析数据异常,减少云端压力)。

平台层

数据表格展示,无分析功能

智测云联生态监测平台:
- 可视化看板(负氧离子浓度曲线、景区生态热力图,叠加游客密度数据);
- 智能解读(自动生成 “生态舒适度指数”,关联最佳游览时段推荐);
- 联动服务(数据对接景区公众号 / 电子屏,游客扫码即可查看实时数据)。


三、国内案例:黄山某景区的 “生态数据可视化” 实践

黄山某核心景区因负氧离子浓度高被誉为 “天然氧吧”,但此前存在数据更新慢、游客感知弱的问题。2024 年,景区引入智测云联方案:

 

· 硬件部署:在瀑布区、森林步道、观景台等 6 处关键点位安装 ZC-AIR5000 传感器,搭配 ZC-ENV8000 环境模块;采集终端通过太阳能供电,利用 LoRa 中继解决山谷信号盲区问题。

· 数据应用:平台实时捕捉到 “雨后 1 小时负氧离子浓度从 20000 个 /cm³ 跃升至 45000 个 /cm³” 的规律,景区据此在公众号推送 “雨后吸氧最佳时段”;当 PM2.5 短时超标时,系统自动触发预警,管理人员及时调度保洁与通风措施。

· 成效:游客满意度提升 32%,景区 “生态名片” 影响力扩大,相关数据已接入省级生态监测平台。

 

四、景区刚需与智测云联的 “生态技术护城河”


1. 核心需求驱动:

2. 

· 精准实时:游客期待 “所见即所得” 的生态数据,监测需实现 “秒级更新、米级定位”;

· 环境适配:景区多处于山区、湿地,设备需具备 “防水、防雾、抗雷击” 特性;

· 成本可控:景区运营预算有限,国产化方案需比进口设备成本降低 40% 以上。

3. 智测云联核心优势:

4. 

· 场景定制:针对瀑布区高湿、森林区多尘、高原景区低温等场景,开发专属传感器防护涂层与安装工艺;

· 数据闭环:提供 “点位规划(结合景区地形勘测)→设备部署→运维托管(远程校准 + 故障预警)” 全流程服务;

生态联动:平台可对接景区票务系统、安防监控,实现 “生态数据 + 游客流量” 协同管理。


在线留言

  • 服务智慧城市
  • 护航乡村振兴
  • 助力双碳未来

{智联全球科技,守护中国生态}

Measure with Wisdom, Guard with Future

立即咨询

对我们的业务感兴趣以及取得联系我们都随时准备听取您的意见!

发送即代表您已经同意我们的 《隐私政策》